浅谈地铁盾构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控
发布时间:2018-06-27 来源:TJ3--董泽昊 发表人:王敏

浅谈地铁盾构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控

——佛山地铁2号线 王敏

近年来,国家各大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大规模兴起,盾构法作为一种较为安全、快捷的工法应用越来越广。但在施工过程中,由于地质情况、周边环境、机械故障及管理水平等原因,盾构安全质量事故频频发生,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,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。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,以下简单谈下个人的想法。

1.人是根本、是关键也是核心

从项目角度分析,盾构人员共分三个层次,一是决策层,主要是项目领导团队,项目领导团队应当要有高度的安全风险意识和预判风险的能力,要充分发挥项目领导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;二是执行层(主要为部门负责人和现场主要工程师),主要负责对项目领导的决策进行执行和现场落实,强调现场执行力度;三是作业层(主要是班组作业人员),该层次人员主要强调现场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。无论哪个层次、哪个岗位,人员配备必须到位,责权必须明确,划分清楚,处理问题的思想和理念要统一,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事故发生。

2.地质是基础

盾构施工属地下工程,受地质影响较大。由于技术水平受限,不可能将地质情况摸排非常详细准确,因此应充分、科学认清地质情况自身潜在的风险和技术难度,借助地质报告及地质补勘报告,掌握各种地层的地质特性,对一些特殊地质要预判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技术难点,提前做好预防。

3.设备是保障

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应常规化、常态化,设备出现故障后,应当结合内、外部边界条件,理性分析,综合、科学判断设备“带病作业”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带来的风险,做到有的放矢。

4.充分认识周边环境风险

地铁工程基本位于市区,周边建构筑物、管线繁多,开工前要对周边环境情况做详细的调查,调查要有重点,对不同的建构筑物及管线,根据重要性、地质情况及工法,可划分等级,分等级监控,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。当盾构下穿过程中,从项目领导层面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。

5.强化日常应急管理

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任何细小问题的出现都要不断的反思总结,及时进行解决处理,不能存在侥幸心,要有底线,思想上要警觉,不能因小而失大。日常应急管理体系要做扎实,每一个风险点,项目领导要亲力亲为,应急物资、设备和人员必须到位,这样在关键时刻应急管理才能起到关键作用。

盾构施工虽然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工法,一旦发生事故,有可能给一个企业带来“灭顶之灾”,在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,要有敬畏之心,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去对待,认认真真对待,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。